酒店未对住客实名登记被开10万元“反恐罚单”,警方回应
极目新闻消息,近日,云南景洪公安开出2025年首张10万元“反恐罚单”。此前,全国多地也曾开出类似罚单,何为“反恐罚单”?
据西双版纳警方消息:4月2日,景洪市江北街道一酒店收到10万元“反恐罚单”。自2024年6月以来,该酒店因未按照规定如实登记住宿人员信息,被景洪市公安局江北派出所责令整改,并告知该酒店负责人如再次违反规定将按照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》处罚。2025年3月9日,江北派出所民警在工作中,再次发现该酒店依然存在未按规定登记住宿人员信息的违法行为,景洪市公安局依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》第八十六条第二款之规定,依法对该酒店给予罚款10万元的处罚。警方提示,对住宿旅客进行实名登记,执行住宿实名制是酒店经营者应尽的法律责任和义务。
另据青海玛沁公安消息,今年1月14日,玛沁县公安局也开出2025年首张“反恐罚单”,对大武镇中吉加油站作出罚款20000元的行政处罚,对实际经营者韩某处以罚款1000元的行政处罚。
2024年12月7日,玛沁县反恐办在开展冬季治安清查时发现,大武镇中吉加油站未开展工作人员背景审查,无“三级达标”工作台账,通过进一步排查发现,该站工作人员置安全防范责任于不顾,先后两次违规销售散装汽油。而此问题并非首次发生,2024年8月4日,该站因违规销售散装汽油已被玛沁县反恐办开具过“反恐罚单”。1月14日,经过充分调查取证,玛沁县反恐办依法对中吉加油站作出罚款20000元的行政处罚,对实际经营者韩某作出罚款1000元的行政处罚。
展开全文
玛沁县反恐办提醒各重点行业经营者,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,要切实提高安全生产意识,扎实落实各项防范措施和规章制度,常态化开展自检自查,切实织牢安全生产防护网,确保安全生产零事故。
什么是“反恐罚单”?
“反恐罚单”是公安机关等主管部门对违反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》相关规定的公民和法人所做出的行政处罚。收到“反恐罚单”并不意味被处罚人的行为就是恐怖行为,但是被处罚人也可能会因此支付巨额的罚款。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》第八十六条规定,电信、互联网、金融业务经营者、服务提供者未按规定对客户身份进行查验,或者对身份不明、拒绝身份查验的客户提供服务的,主管部门应当责令改正;拒不改正的,处二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,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十万元以下罚款;情节严重的,处五十万元以上罚款,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,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。住宿、长途客运、机动车租赁等业务经营者、服务提供者有前款规定情形的,由主管部门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,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十万元以下罚款。
《反恐法》看似离普通群众有些远,其实,日常生活中,进入车站、机场等场所时的安全检查,购票乘坐交通工具、使用物流快递等场景的实名登记,这些举手之劳的作用不可小看,它对全社会防范恐怖袭击具有重要意义,能够有效震慑阻止暴恐分子策划、准备及实施恐怖袭击活动。《反恐法》明确规定,每位公民都有协助、配合反恐工作的义务,遇到涉恐信息,要积极举报。
原标题:酒店未对住客实名登记被开10万元“反恐罚单”,警方回应
编辑:黄灵 责编:廖异 审核:阮鹏程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