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京要打百年战争,特朗普发飙,中国专机落地,这个局中俄能破

Connor 数字货币交易所 2025-04-01 3 0

“任何和平进程都是漫长的,我愿意打一场百年战争”!

这句话是普京在本月的一次闭门会议,向俄罗斯的一批有些影响力的精英讲的。

除此之外,普京此前在与特朗普通话时,还表示,俄罗斯只有在乌克兰重新选举出合法总统后,才会签署和平协议。

甚至还抛出让“联合国接管乌克兰”的主张。

这一套组合拳下来,直接让特朗普意识到,短期内俄乌是不会达成新的协议了。

这对一直公开标榜“与普京关系很好”,还多次声称“全世界只有他能阻止普京”的特朗普来说,无疑是一大暴击。

觉得自己被耍了的特朗普,终于是忍不住了,直接对普京“开炮”了。

他表示,普京最近的言论让他非常恼火,很生气。

特朗普还进一步发出警告称,如果普京不尽快与乌克兰达成停火协议,那美国就将对俄罗斯的石油出口征收25%到50%的关税。

要说特朗普这招"二级关税"确实够毒,直接瞄准了俄罗斯的经济的命门。

普京要打百年战争,特朗普发飙,中国专机落地,这个局中俄能破

看看海关数据就知道:2024年中国进口的5.5亿吨原油里,俄罗斯就贡献了1.08亿吨,成功挤掉沙特当上"头号油霸"。

天然气方面更夸张,中俄东线管道去年输送的2224万吨天然气,占到中国进口总量的四成。

这两个数字背后,是价值数千亿的能源动脉,牵一发而动全身。

特朗普本以为这一招威力足够大,能够迫使普京屈服。

他还甚至给普京留了一个机会,在发飙之后又表示,他与普京的“关系很好”,下周会继续沟通。

展开全文

他希望普京能在这段时间内“想通”,然后回心转意,继续按照他预设好的路线前进。

但事实却正好相反,他给的机会,普京根本就没准备要。

特朗普显然低估了中俄合作的深度。

现在中俄贸易早不是简单的"石油换手机"模式,从跨境支付系统到本币结算,从北极航道开发到太空合作,两国在经济命脉上已经深度捆绑。

更关键的是,中国制造的工业品填补了俄罗斯市场空白,而俄方提供的不仅是能源,还有粮食安全这个战略筹码。

这种你中有我的格局,岂是关税大棒能轻易打破的?

要说普京这次硬气,那是有血泪教训的。

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时,西方制裁让卢布暴跌、物价飞涨的惨状还历历在目。

普京要打百年战争,特朗普发飙,中国专机落地,这个局中俄能破

如今面对美国画的大饼,俄罗斯领导层看得明白:特朗普的承诺就像六月的天气说变就变,今天能跟你称兄道弟,明天就能翻脸制裁。

反观中俄关系,从边境划界到联合军演,从能源管道到月球基地,25年来步步为营稳扎稳打。

特别是俄乌冲突后,中国既没递刀子也没落井下石,这种战略定力让莫斯科吃下定心丸。

用俄罗斯专家的话说:"和北京打交道,不用担心中途变卦,这种确定性在当今世界堪比黄金。"

而就在美俄闹翻的当口,中国专机也顺利落地。

据称,应俄外长拉夫罗夫的邀请,王毅外长对俄罗斯展开为期3天的访问。

据外交部披露,这次会谈要敲定的两件大事:深化中俄合作、协调国际立场。

美俄刚谈完,俄罗斯就给中方发来了邀请函,堪称给动荡世界注入稳定剂。

要知道,现在俄罗斯前线士兵穿的防弹衣、后方超市卖的电视机,七成以上贴着"MADE IN CHINA"的标签。

这种全天候的产业互补,正是普京敢叫板西方的底气所在。

而中方看中的不仅是能源安全。

随着北极航道开通、远东开发提速,中俄在数字经济、科技创新等领域的合作空间正在打开。

就像俄罗斯副总理说的:"我们和中国的合作不是权宜之计,而是面向未来的战略选择。"

这种定位,显然比美国忽冷忽热的态度靠谱得多。

所以,只要中俄联手,特朗普的关税大局完全可以破。

普京要打百年战争,特朗普发飙,中国专机落地,这个局中俄能破

特朗普的关税威胁看似凶猛,实则暗藏三大死穴。

首先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,真要把俄罗斯石油踢出市场,国际油价分分钟飙破100美元,美国通胀率恐怕要坐火箭。

其次,中俄完全可以用本币结算绕开美元体系,到时候受冲击的反而是石油美元霸权。

最要命的是,如果真把中俄逼成军事同盟,那美国要面对的可就是"钢铁巨无霸"了。

更何况,现在全球南方国家早就看透了美国套路。

印度顶着压力买俄油,沙特忙着搞"向东看",就连欧洲企业都在偷偷用卢布结算。

这种"去美元化"浪潮下,美国制裁大棒越来越像纸老虎。

毕竟,当每个国家都在寻找美元替代方案时,谁还会在乎华盛顿的关税威胁?

而特朗普团队则是显然陷入了战术与战略的矛盾。

短期内想用关税威胁换取与俄谈判筹码,长期却担忧中俄走近改变地缘格局。

这种首鼠两端的心态,恰恰暴露出美国霸权衰落的深层焦虑。

这场美俄博弈看似是地缘政治的较量,实则是世界秩序重构的缩影。

当单极霸权遇上多极崛起,当长臂管辖遭遇独立自主,特朗普的暴跳如雷恰恰暴露了美国的战略焦虑。

而中俄背靠背的合作,正在给世界提供另一种可能——不是冷战式的阵营对抗,而是基于互利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。

这场大戏的结局如何,或许早在剧本之外写好了结局!

评论